添加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7/8/24 13:16:34 來源:中國齒輪網
  近期,一汽解放錫柴輕卡長換油技術突破4萬公里的消息迅速傳遍北國南疆。這是國內輕卡首次達到這一技術水準,這是一汽解放錫柴繼自主研發DPF尾氣處理裝置后的又一次閃亮登場,這是繼三年前在重型車行業推出10萬公里奧威長換油產品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。這一技術的突破,除了有望為我國上千萬輛輕卡省下上百億的運營維護費用,更是可以為我國環保減負,年可減排2億升的廢舊機油,直接讓我國輕卡技術水平挺進世界陣營。
  國產輕卡長換油技術亟待提升
  據了解,輕卡業是我國汽車銷售中僅次于轎車的類別,也是卡車產品中產銷量和保有量大的子類別,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具有廣泛用途,可用于物流運輸或鄉鎮農村的交通工具,還可用于輕型工程作業。但長期以來,缺重少輕一直是我國汽車工業的寫照。從1958年3月10日,隨著當時南京汽車制配廠躍進輕卡駛出廠房,我國才剛剛誕生輕卡行業。幾代汽車人用了60年的不懈努力,才讓我國成為輕型卡車制造大國。目前,我國輕卡已達到160萬輛的年產量,占世界輕卡總產量的55以上。國家輕卡總保有量達到1400萬輛的規模。而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新調查顯示,2017年上半年,我國卡車銷售188.06萬輛,輕卡85.26萬輛。占卡車總銷售的45。
  然而,一項關鍵性指標一直在困擾著中國的卡車司機們:車輛在長途跋涉的過程中時刻考驗著發動機的耐久性,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,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、環境差,工作溫度可達400C至600C。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,只有合格的潤滑油和優秀的發動機設計相結合,抵消巨大的摩擦力并帶走源源不斷的熱量,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,讓機車不知疲倦地駝著貨物日行千里。作為常規保養中大的經濟支出之一,我國早年無論重卡、中卡、輕卡傳統換油周期都為1-2萬公里,換機油的工時往往需要半天或一天以上。長換油的概念,對于中國整個發動機制造行業長期都是空白。這不僅降低車輛的運營效率,更影響著用戶的運營成本。
  中國工匠勇克長換油技術難關
  中國的工匠們從來不缺少開拓進取精神。當發現這一差距后,于2010年起開始追趕,國產重卡10萬公里長換油,國產中卡5萬公里長換油等技術瓶頸相繼被突破,但是,輕卡的長換油卻成了難啃的骨頭。
  一汽解放錫柴研發部輕卡長換油項目負責人劉志勇告訴筆者,有時候,越是小的產品,從研發上反而難度更大。因為要在更多的限制條件下設計產品,且要滿足發動機潤滑系統更苛刻的油泥分散和抗磨損性能,難以在滿足各項指標上做到平衡。輕卡因受用戶運行里程、發動機布置、運行路況限制,發動機加注的機油量一般不超過10升,年運行里程大部分低于4萬公里,且車輛運行轉速波動大,油品和濾清器的設計需要兼顧DPF后處理器的可靠性,這些特征與重型車普遍加注30-40L機油,一年運行10-20萬公里,車輛經常上高速公路運行穩定,油品設計基本無限制條件等特征差異明顯。因此輕卡在長換油上開發難度更大,這就是為什么3年前,重卡就率先實現10萬公里長換油,輕卡卻剛剛才攻克4萬公里長換油技術難關。
  劉志勇介紹,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,早在2012年,錫柴就在重卡和輕卡兩個領域同步啟動長換油的基礎研究,他所負責的項目組30多名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仿真計算,并引入了一些行業的磨擦磨損試驗,不斷優化和修正產品設計方案,將發動機的結構和強度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和強化,同時自行組織調配機油和濾清器材質,做到零件與機油高度匹配,機油與濾清器的高度適應,歷時近6年,通過4批次總計超過100臺整車的道路試驗驗證產品,方才拿出了成熟可靠的產品。
  劉志勇為筆者算了筆賬,按之前一輛輕卡一年跑4萬公里換3-4次機油,至少要重加1315升機油,大約價值1000多元。這還不算司機誤工的工時和保養修理費用。而目前的長換油達到4萬公里換油,相當于一年單車可節約機油錢800元。目前,國家交通部公布的全國輕卡數約1400萬輛,若全部采用這項技術,一年就可節約112億元機油費。而且輕卡使用者大多為農民、個體戶、小微企業,這筆費用可有效減輕這些司機的經濟負擔。更為可觀的是,按照國家相關法律,廢機油屬于危險品廢料,需要在特定的處理場所處理。全國輕卡如全部實現長換油每年可少處理廢舊機油約2億升,這將極大緩解國家環保方面的壓力。所以,無論從經濟價值,還是環保、科技價值,錫柴這項技術突破,雖不敢號稱世界,但也讓中國輕卡技術挺進了世界的陣營。
  錫柴輕機暗藏多項黑科技
  6月12日,當一汽解放錫柴康威國五4DW長換油/e駕系統驚艷亮相時,讓所有的參加發布會的行業代表、媒體朋友大吃一驚:這是真正的煥然一芯!除了通過技術升級,使得正常保養周期由原來的1萬公里提升到現在的長可達4萬公里,率先選擇了國六技術路線必須采用的DPF配置,還有e駕智能車聯網系統。該系統可以實現用戶互動、網點查詢、緊急救援、保養查詢等功能,有效提升了服務效率,建立了智能服務系統,具備車保姆、車管家、駕駛專家等特色服務,司機只需通過手機下載安裝APP連接智能終端,就可享受更快的服務響應速度、更優質的維修保養質量、更系統的運營解決方案和更良好的服務過程體驗。一汽解放錫柴,已經不是大家心目中那個傳統柴油機領域的專注者,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開拓者,互聯網+與發動機產業的有機結合,讓一汽解放錫柴在輕型發動機領域的光芒更加奪目。
  幾代錫柴人的努力,正在成就民族品牌,動力一次次的輝煌。一汽解放錫柴廠長、黨委書記錢恒榮表示,錫柴從未滿足于過去的成就,每一個員工都信奉著始終睜大眼睛看世界,始終睜大眼睛看市場,始終睜大眼睛看明天的企業哲學,管理團隊也以敢為人先創新無限為理念,鼓勵員工創新并寬容失敗,推進五大機制,打造智慧錫柴。如何將互聯網+與發動機產業有機結合,是柴油機行業共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。作為國內柴油機企業的企業,一汽解放錫柴愿意做行業內個吃螃蟹的人,打造輕機推動輕卡升級,繼續優化完善e駕系統,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大的便利,為推動中國一汽和解放公司自主事業做強做大、為實現人車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。